• bb贝博艾弗森官方网站,艾弗森贝博ballbet官网,艾弗森代言的bb平台,ballbet贝博bb艾弗森

    当前位置:首页>> 教学改革>> 学科资源>> 生物>> 高三>> 备课资料

    备课资料

    内环境的稳态

    录入者:netlab  人气指数: 次  发布时间:2008年01月18日

     内环境的稳态 

    考点1:内环境稳态

    一、内环境的稳态

   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(水分、无机盐、有机物)和理化特性(渗透压、pH、温度)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。

   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、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,通过各个器官、系统的协调活动,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。

    二、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系统

   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: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、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

   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:神经系统(神经调节)、内分泌系统(体液调节)、免疫系统(免疫调节)

    三、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

    1、法国生理学家“贝尔纳”:神经调节

    2、美国生理学家“坎农”:神经—体液调节

    3、现代观点:神经—体液—免疫调节(作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)


         考点2:稳态调节原理

    1、渗透压调节

    2、血浆pH稳态

    原理: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,H+HCO3- ==== H2CO3

                     H2CO3 ==== H2OCO2 ↑(从肺部排出)

    例如:乳酸进入血液后,就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作用,生成乳酸钠和H2CO3。 

    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  OH-H2CO3 ==== HCO3-H2O

    例如:当Na2CO3进入血液后。就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作用,生成碳酸氢盐,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。

    3、体温恒定

    人和高等动物具有一定的体温,且相对恒定是进行新陈代谢(生化反应)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。人体产热是能量代谢的结果,安静时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内脏(肝脏、肾等),运动时主要来自骨骼肌,可比安静时高出10余倍。人在寒冷的环境中,常打“寒战”,产热量明显增加。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皮肤。当气温达到35℃以上时,人体散热主要通过汗液蒸发这一条途径。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因为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能够维持动态平衡,主要调节中枢在下丘脑。

    4、水平衡、盐平衡、血糖平衡、体温平衡

    5、反馈调节:正反馈和负反馈

    反馈是一个过程的结果返回影响过程的现象。

    正反馈:正反馈是结果对过程产生促进作用,即反应的产物反过来促进反应的进行。反馈信息不是制约控制部分的活动,而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。 类似于血糖浓度升高,胰岛素浓度也升高的关系。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,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,在正反馈情况时,反馈控制系统处于再生状态。 生命活动中常见的正反馈有:排便、排尿、射精、分娩、血液凝固等。

    负反馈:负反馈是结果对过程起抑制作用,即反应的产物反过来抑制反应的进行。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,因而可以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。类似于血糖浓度升高,胰高血糖素浓度反而降低的关系。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,在负反馈情况时,反馈控制系统平时处于稳定状态。水平衡、盐平衡、血糖平衡、体温平衡等的调节就属于负反馈调节。

    考点3: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

    稳态是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(动态平衡)的一种状态,是指各种物质浓度、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,这种恒定是在神经、体液、免疫等因素的调节下实现。稳态是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,而不是绝对稳定。

    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,而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,例如温度、pH等都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,酶促反应才能正常进行。可见,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。

   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,就会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紊乱,并导致疾病。例如,当血液中钙、磷的含量降低时,会影响骨组织的钙化,这在成年人表现为骨软化病,在儿童则表现为骨质生长障碍、骨化不全的佝偻病。血钙过高会引起肌无力,血钙过低则会引起肌肉抽搐等疾病。